的工作,妻子也是一样,甚至研究所还曾为不少研究员解决过女朋友的工作问题。

至于孩子,当然是无条件的跟着研究员走,愿意就近入读的就近,不愿意的,还可以安排到吴东军区的部队大院子弟学校内就学。

总而言之,在研究所最为辉煌的时候,待遇这种事情,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研究员们去考虑。

可后来,随着国家下拨的资金越来越少,研究所自身的盈利能力又不足够,这待遇就逐年减少,研究员们那并不高的薪资,就开始变得捉襟见肘了。

到了后边,研究员们的父母妻儿,也都再也得不到安排,住房就更别提了,研究所哪还有钱给研究员们提供住房?

从集资建房,到以往分配的住房需要掏钱买断,买断的钱也是用于贴补新的,年轻的,没有住房的年轻研究员进行购房。

可随着吴东的房价从数千到如今的数万,哪怕是住到城乡结合部,也需要两万以上的房价,研究所根本就负担不起任何一名研究员的住房了。

随后,住房这件事,也就成为了水中月,镜中花,听说好像还有分配这回事,可是,新的研究员进来之后,被通知去总务处报名排队,然后他们兴致勃勃的询问什么时候能分配到属于自己的房子。结果总务处的干部告诉他们,需要排队,并且将排队的名单给他们瞄了一眼。

几乎所有年轻的研究员,当场都直接选择放弃,毕竟十年前进入这里的研究员,现在已经是主任级别的研究员了,还在排着队呢,他们干脆连填表的兴趣都没有了。

如今的吴东,一名普通的大学生,毕业后找到一份月薪五千的工作不难,如果工作努力,自身也追求上进,五年内让自己的年收入达到十万级别也不会太困难。可研究所里,有的是年薪五六万的研究员,而这些研究员,最低的也是硕士,高的甚至是博士,这待遇未免太低了。

如果不是觉得研究所终究是个国家的科研机构,胜在稳定,而这些研究员自己重新面向社会也有可能无法适应,只怕研究所早就没人了。

即便如此,也依旧有许多年轻的研究员在进了研究所之后不久,就提出了辞呈。

本地人还好,吃住都在家里,那点工资还勉强,可外地人呢?家里人还等着

章节目录